1. 不少超市大賣場會有小孩專用購物車,在英國比較少見。
2. 台灣育兒用品種類多元許多,進口貨不少,光是以米餅為例,在Jasons就看到韓日英美台貨
在台灣很多東西有錢買得到,但在英國有錢也買不到。
3. 特色公園遊樂場為最新趨勢,中山大同區也有發起"公園不再大眾臉"活動。
4. 騎樓太多,地都凹凸不平,或是機車貨物霸佔騎樓,很難推嬰兒車在路上趴趴走
台北已經算是很好很多地方都有做斜坡,很難想像在小縣市要如何推嬰兒車。
5. 台灣看醫生真是神效率,在英國小孩生病只能自求多福,假如不是太嚴重都只能吃Calpol解決。
6. 本來覺得台灣父母消毒有點太過了,但實際回來一趟覺得因為天氣熱病菌容易滋生,
所以提高清潔標準是合理的。在英國假如一塊餅乾掉在公園草上我可能敢吃,但在台灣我可能不敢。
7. 可怕的紅燈右轉,有些車子雖然會停下來讓你,但感覺就是隨時要衝過來的樣子
讓推推車媽媽不能100%放心過馬路。
8. 台灣夏天冷熱溫差太大一定要用洋蔥式穿法,在英國室內比較少有冷氣,感覺一套衣服可以穿到底。
9. 台灣公園遊樂場,親子餐廳絕對過半數父母有在照相,在英國照相比例少很多 (或是說不會一直連拍)
10. 台灣誘惑太多,路上有扭蛋夾娃娃機,超商有健達出奇蛋和小零食,百貨公司有玩具,
小朋友很難不被誘惑,相對下來英國買東西的機會沒那麼多。
11. 在台灣育兒外包的機率比較大,也許是娘家婆家幫忙,或是找相對便宜的保母,外傭或幼稚園
在英國長輩比較不流行長時間顧孫,托嬰費也非常貴,媽媽辭掉工作顧小孩的比例比較高
延伸閱讀: 在網路上看到一些台灣育兒相關的討論串和文章
1. 外出用餐時小孩的照料
2. 貴婦少爺們的教孩守則